近年来,宿豫区积极打造“打好样”“抱成团”“尽其才”的乡土人才队伍,用“乡土人才+”撬动乡村发展、引领群众致富,让乡土人才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“第一梯队”。
推动“乡土人才+乡土产业”同步发力。聚焦休闲观光、绿色果蔬、生态养殖三大特色产业,引导乡土人才强化产业意识、市场意识,一批乡土人才带头人打造出莲藕村、酥梨村、金菜村、芦蒿村等一波产业特色村。省乡土人才“三带”能手、陆集镇利民村党支部书记闫斯平,通过“一转、二调、三认购”的方法整合出2000亩规模土地,领头调整农业结构,成立蔬菜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;“三带”新秀、大兴镇徐明,投身于中药材瓜蒌的种植加工销售行业,独创肥水滴穴施肥法,大大增加亩产量,为全区瓜蒌产业种植提供了示范样本。
推动“乡土人才+互联网”互利共赢。培育农村网店1800余家,网销地产品404种,千万元以上网店达25个,打造“东哥家乡礼”系列品牌,特色农产品、喜庆文化产品等通过互联网畅销全国。同时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技艺成果走入互联网、走向大众,我区拥有省、市、区级非遗项目32个,集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4人,目前山楂糕、剪纸、烙书烙画等特色非遗项目已实现网上销售。省乡土人才“三带”名人、项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夏春雷,将祖传山楂工艺与现代食品科技相结合,荣获首批“江苏省老字号”认定,并通过“东哥家乡礼”在京东商城上架销售。
推动“乡土人才+贫困户”捆绑组合。以乡土人才引领下好脱贫攻坚“先手棋”, 通过政策上倾斜、技术上指导、资金上扶持等举措,鼓励和引导乡土人才发挥自身特长,带头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营销等产业,每年培育创业富民达人不少于100名,以“家门口”创业带动“家门口”就业。省三带“能手”、新庄镇返乡创业党员施俊山,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,流转土地8000亩,带动低保户就业20人,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