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宿城区改变人才项目扶持重后期奖励轻前期支持的传统做法,注重从落地融资、转型升级、资金周转等方面为创业人才项目“补运营”,进一步优化创业人才项目成长环境。
设立“天使投”,解决初始资金“门槛”问题。参照企业创业“天使投资”融资模式,为企业提供初始资金支持。项目落地后,由区属投融资公司成立特别目的公司,以直接借款、产权融资、股权投资等方式提供初始资金。特别目的公司持有初创企业一定股份,并约定项目投资规模、建设周期、预期产出等:项目达到约定固定资产投资后,回购50%国有资本股权;项目完全投产达到约定的销售收入规模后,完全回购国有资本股权,企业转入独立运营。
推出“宿企贷”,解决技改资金“压力”问题。采取短期授信的投放方式,为科技企业提供1000万元以内额度、基准利率、按50%-100%比例贴息的信贷支持,重点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、引进先进设备。贷款接受专利、未来收益权等灵活抵押方式,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银行联合审查并核准额度,在1年授信期内随用随借。对存在一定风险,合作银行审批未通过的重点科技项目,领导小组组建“第三方”专家小组进行专项审批,审批通过的准予贷款,由“宿企贷”政府出资部分全额兜底。
建立“周转池”,解决过桥资金“成本”问题。针对人才创业企业融资过程的资金断裂风险,区财政出资3000万元设立人才项目应急资金“周转池”,区内重点人才项目偿还银行贷款需要过桥资金支持时,在银行保证同意续贷的前提下,为企业或引进人才提供周转资金支持。周转池资金借款期限控制在15日以内,借用周转池资金占用费为日利率万分之五。今年来,“周转池”累计为共为16家企业累计解决45次、2.24亿元资金周转难题,有力降低人才项目过桥资金融资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