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城区深入实施“三项计划”,进一步完善机制,深化改革创新,突出政治引领,打造引才育才留才兴才的环境。
一是深化改革创新,实施梧桐引凤计划。革新资金运作,推动产财融合,成立4亿元市场化运作政府产业基金,制定《申报指南》,对经认定的人才项目提供最高1亿元股权投资,以及柔性土地,厂房租金“三免三减半”、1000万元设备投资补贴等金融支持,为主导产业集聚创业要素;革新协作方式,实行联席制度,发挥组织部牵头抓总作用,推动人才科技项目并轨,重大项目会商评议,工作动态常态通报,不断压实人才工作责任,为人才引进疏路通渠;革新政策氛围,定制个性服务,除生活补、租房补等基本服务外,开通人才公积金绿色通道,优先办理、即缴即用,人才子女在施教区内自由择校,人才配偶由人社部门推荐就业,构筑良好的“梧桐引凤”环境。
二是突出政治引领,实施红雁领航计划。一方面选派红雁领航员,定向联系党外高层次人才等重要发展对象,由区委常委作为高层次人才入党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,按月沟通、季度拜访、节日慰问,切实解决人才需求,落实高层次人才政治吸纳工作;另一方面成立红雁工作站,定向管理党内高层次人才临时组织生活,覆盖科研院所、非公企业、医院学校等各领域,由区党建经费列支20万元专项经费,每年安排1期红色教育培训,2期专场培养,赠阅4份党建刊物,为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、财力和机制保障,增强党组织吸附力。
三是坚持问题导向,实施钟吾优才计划。统筹部门合力,经信局、人社局等7家部门牵头制定“名创客”、“名工匠”等十大“钟吾优才”培养方案,分类建设本土人才创业创新示范基地,择优给予项目补贴;聚焦生态产业,发改局、科技局牵头培育“名企业家”、“名专家”,实施绿色发展“八大行动”,建设激光装备、绿色建材等产业研究院,深化才企链接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促进企业转型升级,推动“激光小镇”、“中科智慧小镇”等特色镇建设;重视“三带”传承,农委、宣传部牵头培育“名乡贤”、“文化名家”,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、农业发展引导资金,选拔培养投身农村建设的“土专家”、“田秀才”等各类优秀人才,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。